什么是柏拉图?如何绘制柏拉图?
什么是柏拉图(排列图)?
而在众多数据管理工具中,柏拉图因其简洁直观的特点,已被现场人员广泛使用,成为解决问题、制定对策的重要图表工具之一。
柏拉图的定义一
根据所搜集的数据,按不良原因、不良状况、不良项目、不良发生的位置等不同区分标准而加以整理、分类,从中寻求占最大比率的原因、状况或位置,按其大小顺序排列,再加上累积值的图形。
柏拉图的定义二
从柏拉图可看出那一项目有问题,其影响度如何,以判断问题的症结所在,并针对问题点采取改善措施,故又称为ABC图。(所谓ABC分析的重点是强调对于一切事务,依其价值的大小而付出不同的努力,以获至效果;亦即柏拉图分析前面2-3项重要项目的控制)。又因图的排列系按大小顺序排列,故又可称为排列图。
柏拉图的定义三
90~100%为C类,是一般因素。
柏拉图的作法
横轴:项目名称; 纵轴:不良数或金额(尽可能以金额表示); 依数据大小项目左右排列,其他项排在最后。
二、绘累积曲线
各项目累积数据打点; 用折线连接; 绘累积比率线(右纵轴);
目的、期间、数据合计、工程名称、作成者。

绘制柏拉图应注意事项
柏拉图之横轴是按项目别,依大小顺序由高而低排列, “其他”项排在最后一项。 柏拉图之柱形图宽度要一致,纵轴与横轴比例为3:2。 纵轴最高点为总不良数,且所表示之间距应一致。 次数少的项目超过9项时时,可考虑将后几项归纳成“其他”项,其他项不应大于前几项,若大于时应再分析。有时,改变层别或分类的方法,亦可使分类的项目减少。通常,项目别包括其他项在内,5—9项较合适。 纵轴与横轴可表示下列内容:
品质—不良数、退货数、不良率。
时间—维修时间、作业时间、运转时间。
金额—销货金额、损失金额、人事费用。
安全—灾害件数、故障件数。
其他—缺席率、提案件数。
横纵:
现象—不良项目别、位置别、区域别……等。
时间—月、周、季、年别……等。
设备—机械别、治具别……等。
作业者—人别、年龄别、男女别、国别……等。
其他—厂商、作业方法……等。
每一不良引起的损失金额不同时,纵轴应以损失金额来表示。
真正影响不良的大原因只2~3项而已,只要对2~3项主要原因把握住,整个不良原因就减掉大半了。
三、确认改善效果(改善前、后之比较):采取改善对策后,为确认其成效,需要绘一次柏拉图,如采取之对策有效,柱形图的高度会降低,且横轴之不良项目及顺序会变动。
A.把改善前、后之柏拉图排列在一起,即可评估其改善成效。
1.柏拉图收集数据的期间及对象要一致。
2.对季节性的变动应列入考虑。
3.对于对策外之要因,应应加以注意,以免疏忽。
四、应用于发掘现场的重要问题点
一般数据可分为两大类:
依结果的分类——将结果的数据加以分类绘柏拉图,可掌握住少数而重要的结果。诸如:不良项目、工程别……等。
依要因的分类——将主要的结果找出后,再依特性要因图中之要因,收集要因数据,作成柏拉图,即可找寻或掌握住重要的要因。
如此,先从结果分类,再从各类中找其原因,进而再对此要因寻求对策的话,则大部份的问题可获解决。
五、用于整理报告或记录
若只有数据来写报告或记录,比较不容易了解问题点,若采用柏拉图来整理或记录时,则可使看者一目了然。
六、可作不同条件的评价
对于同一制程前后不同时间之表现,用柏拉图来加以分析,评价。
七、验证或调整特性要因图
对于凭经验或直觉所绘之特性要因图,可用柏拉图来加以验证或调整。
八、配合特性要因图使用
柏拉图上之项目当作品质特性加以要因分析。再用柏拉图整理重新分类,可以找出改善的方案。
柏拉图制图教学
希望用我成功的经验,帮助千千万质量人上岸!
让我们一起在职场上发光发热,成为那个不可或缺的存在!